• 阿拉善额鲁特婚礼
      阿拉善额鲁特蒙古族最早属蒙古卫拉特四部,原居住于新疆阿尔泰山脉,清康熙二十年前后迁徙至阿拉善,在这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风民俗。婚礼文化是额鲁特蒙古族最具代表的特色文化之一,是研究其民族发展和变迁的重要依据。   阿拉善额鲁特蒙古族婚嫁礼节有以下几个程序:媒妁、订亲、婚前准备、迎娶、送亲、迎接新娘、新房礼、新房之茶、吃肉粥等。其礼数多、趣味性强、重礼数不重财; 参加的人数多、 骑乘的牲畜多、 动用的饮食种类数量丰富多彩。   阿拉善额鲁特婚礼集阿拉善蒙古族民歌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骆驼文化和口传文学(包括传颂词、压门词等)于一身,表现了西部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沉淀以及审美情趣和地域...
    Time:2025年09月06日 04:33:38  Read:83℃
  • 门隅北部婚礼仪式
      从人类婚姻家庭发展史阶段看,门巴族主流婚姻和家庭形式是一夫一妻制。这也是本族婚姻的主导地位,当一对青年通过在劳动社交中产生感情,告知父母后一般会同意儿女的这种选择,而且在门隅,父母对儿女的这种选择很尊重,其过程如下:(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男方家要娶回新娘时,男方家派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的两男一女去女方家迎亲,此时会强制性地把新娘引回来,门隅北部的交通不便,更谈不上马路和汽车,新娘和迎亲的人一样步行,迎亲的人要在途中向新娘及送亲的人敬酒三次,出家门第一次,途中第二次,快到新郎家时第三次,门隅人把这种仪式称为:苏羌。   新娘到新郎家以后,新郎的父母给新娘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新娘装,接下来这对...
    Time:2025年09月06日 04:27:29  Read:75℃
  • 门巴族婚嫁习俗
        门巴族恋爱婚姻比较自由,婚姻虽一般是父母做主,但要取得子女的同意。只要男女相爱,通常不受贫富等级观念的影响。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妇女和私生子都有财产继承权。父系血统内部和姨表亲戚之间严禁通婚,而多为姑舅表亲婚姻,称这种婚姻为“措参木”(门巴语,河水亲),只要可能,就尽力去成全。认为离得近,骨头好,血缘好,又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舅舅的女儿一般不嫁给外人,若舅舅的女儿被别人娶走,人们认定姑家适龄男子无能。舅舅的儿子也可优先迎娶姑家之女为妻,若不同意,舅舅有权干涉,甚至没收外甥女所得的聘礼。(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门巴族的婚龄一般在十八岁左右,女的十七八岁就睡单房。白天劳动时青年男女们以...
    Time:2025年09月06日 04:21:25  Read:78℃
  • 鄂温克族男嫁女家的风俗是怎样改变的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黑龙江省讷河县居住的鄂温克族人民中,流传着由男嫁女家改变为女嫁男家婚俗的来由故事。(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传说,从前,鄂温克人的婚姻和现在不一样。那时候,不是女人嫁到男人家,而是男人嫁到女人家。一个小伙子嫁给另一部落的姑娘,小伙子部落要陪嫁驯鹿啦、野猪啦,还有许许多多最好的东西。结婚那天,要给小伙子带上两件礼物表示祝福:一件礼物是斧子,另一件礼物是尖刀。给斧子,是让小伙子婚后多砍柴,祝愿他们的日子烟火长久;给尖刀,是让小伙子婚后剥猎物;祝愿他们的日子永远不缺食物,永远快快乐乐。   每年每个部落都要送小伙子出嫁。不知过了多久,渐渐地,小伙们出嫁后,他们的日子也...
    Time:2025年09月06日 04:15:13  Read:85℃
  • 鄂温克族婚礼习俗
      鄂温克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和氏族外婚制。一个氏族内部绝对禁婚。有时,虽然不是同姓,通过亲属关系,辈分不同时也不能结婚。此外,在历史上由于有贵族与奴隶的存在,贵族的子女和普通人家子女不结婚,氏族贵族的通婚范围只限于与其他氏族的贵族。鄂温克人的奴隶不能和一般人结婚,更不能和贵族结婚。鄂温克族过“姑舅表婚”的习惯,即嫁到其他氏族的女子,把自己的女儿嫁回自己的氏族,叫“还骨头”。鄂温克人有入赘婚,分为长期入赘和有限入赘。入赘后,生的小孩随父姓。鄂温克人有“夫兄弟妇”的习惯,即哥哥死后,弟弟可以娶嫂子,但弟弟死后,哥哥不可以娶弟媳。(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鄂温克族的传统婚嫁过程包括:求婚、订婚、纳彩...
    Time:2025年09月06日 04:09:08  Read:66℃
  • 鄂尔多斯婚礼
      鄂尔多斯婚礼是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传统婚礼仪式程序习俗,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并使其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礼仪化、规范化、风俗化、歌舞化的民族文化现象。   鄂尔多斯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离家出发、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内容。它是集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的宗教文化、祭祀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礼仪习俗、民族歌舞之大成,具有丰富而深厚的蒙古族传...
    Time:2025年09月06日 04:02:57  Read:55℃
  • 鄂伦春族婚姻习俗
      鄂伦春族的传统婚姻多由父母包办,比较盛行定娃娃亲和指腹为婚。没有定娃娃亲和指腹为婚的,则由双方父母包办确定婚姻关系。男方向女方求婚成功后,男方家就开始积极着手准备,择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认亲仪式。届时,由媒人、男方的母亲或婶婶带着男方本人,还有一些其它亲友陪同,携带酒肉前往女方家,宴请女方的亲属。席间,小伙子要给女方的所有长辈(女方父母除外)敬酒磕头,这就是所谓的“认亲”,鄂伦春语叫“参突拉日恩”。此时男女双方都要改变装束,小伙子穿的坎肩肩头和背部要刺绣云卷纹,还要在肩上缝红布;姑娘要修鬓角,并将两条辫子缠绕到头上,以后别人看到这种装束就知道他们已经订婚了。 吃“老考太” 吴雅芝摄影   认...
    Time:2025年09月06日 03:56:46  Read:64℃
  • 连南八排瑶族传统婚礼
      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族的传统婚礼独特而有趣。时至今日,瑶族青年的婚礼,仪式基本按照八排瑶族传统的方式进行。新郎新娘生活在不同的排里,婚俗也稍有差异。   一般来讲,相恋的一对青年男女决定了一辈子相依相守后,男方择日派媒人前往女方家试问,试探女方父母是否同意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后,男方选好结婚日期,再择日派媒人和懂得规矩的人提着酒肉到女方家“报日子”,此时要带上一只雌鸡送给女家养,娘家以后会将此鸡孵出的第一窝鸡仔送给女儿婆家养的,是男女双方亲家有来有往的意思,且寓意女儿家六畜兴旺。男女双方商量婚礼的有关事宜,说明双方各自的婚俗,包括定下婚期、聘礼等。按一般的婚俗规矩,聘礼是适量的聘金和60...
    Time:2025年09月06日 03:50:31  Read:62℃
  • 趣说少数民族“哭嫁”婚俗那点事儿
      “哭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乌克兰籍博士钢琴教师米斯科·娜塔莉娅与她相恋多年的土家族小伙结婚,就上演了一场土家民俗婚礼。(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现在婚礼上很少能见到这种婚俗,什么是哭嫁?“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   土家族   土家族女儿出嫁时一定要会哭,谓之哭嫁,哭得动听,哭得感人的姑娘,人称聪明伶俐的好媳妇。哭嫁有专门的“哭嫁歌”,是一门传统技艺。土家姑娘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哭嫁。过去,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现在,哭嫁仅在僻偏的山寨还有此习俗。   彝族   彝族“哭嫁”婚...
    Time:2025年09月06日 03:44:22  Read:57℃
关于我们
民贸生活服务网为您整理的分类信息及实用建议,涵盖生活各方面需求:【房产资讯】二手房市场:近期政策利好,首付比例下调至15%,建议关注地铁沿线学区房租房指南:9月开学季租金普遍上涨5-10%,建议提前1个月锁定房源新房动态:智能家居成标配,精装房交付标准升级【美食探店】• 必吃榜单:秋季限定蟹黄汤包上市(推荐老字号王记)• 网红打卡:新开业的星空主题餐厅,人均150元需提前3天预约• 省钱攻略:每周三半价日活动覆盖30+连锁餐厅【社区活动】✓ 9月8日社区文化节(免费参与包粽子比赛)✓ 每周六上午跳蚤市场(二手家具5折起)✓ 中秋晚会节目招募(报名截止9月15日)【婚恋服务】❤ 实名认证相亲会:9月14日七夕专场(需提供学历/房产证明)❤ 线上匹配:推荐知心红娘小程序,AI算法匹配度达85%【智能生活】• 家电换新:以旧换新补贴最高2000元(限9月30日前)• 黑科技:可语音控制的智能窗帘套装(安装仅需2小时)【金融理财】💰 大额存单利率:3年期2.85%(较上月上涨0.1%)💰 黄金投资:金价回调至480元/克,适合分批建仓【旅游推荐】✈ 错峰游:9月三亚机票价格回落40%🚗 周边游:新开通的环湖绿道适合骑行(租车点:社区服务中心)【生活服务】• 家政保洁:开学季大扫除预约已排至9月20日• 维修服务:空调清洗特惠99元(需提前3天预约)【二手市场】📌 急转:9成新婴儿床(原价1800元,现价600元)📌 求购:求购二手钢琴(预算3000元内)实用建议:房产交易前务必查验五证原件相亲时建议选择公共场所首次见面旅游旺季建议购买取消险(可退80%费用)需要更详细的某类信息,欢迎随时告知!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04-2025 Comsenz Inc.Powered
蜀ICP备202515751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