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房企盈利大洗牌:国字号领跑,民营房企如何破局?
2025年上半年TOP50房企中仅17家实现盈利,净利润总计452.72亿元,其中国企占比超九成。华润置地以118.8亿元净利润领跑行业,龙湖、滨江成为少数盈利的民营房企。行业整体亏损达984.83亿元,万科、碧桂园等头部房企亏损持续扩大,市场分化加剧。
房地产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的阵痛。2025年上半年TOP50上市房企整体亏损达984.83亿元,亏损面扩大至33家,营业下滑企业占比超过七成。在这场行业大洗牌中,国企央企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民营房企则面临更严峻的生存考验。
国企主导盈利格局,华润置地转型成效显著
在17家盈利房企中,保利、中海、华润三大央企合计贡献231.9亿元净利润,占盈利总额的百分之五十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华润置地,其通过战略转型实现了开发与运营双轮驱动。2025年上半年经常性业务虽然仅占总营业额的百分之二十一点七,却贡献了百分之六十点二的核心净利润。这种从"赚快钱"到"赚稳钱"的商业模式转变,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笔者认为,华润的成功不仅在于业务结构调整,更在于提前布局经营性资产的前瞻性战略眼光。
民营房企艰难求生,差异化竞争成关键
在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龙湖、滨江等民营房企依然保持了盈利态势。滨江集团通过增加交付体量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百分之五十八点八七,但激进的土地储备策略也导致现金流承压。相比之下,远洋集团虽实现102亿元净利润,但主要依赖317亿元的债务重组,这种一次性难以持续。笔者认为,民营房企要在当前环境下突围,必须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或聚焦区域市场,或深耕细分领域,盲目扩张的时代已经终结。
行业分化持续加剧,结构性机会若隐若现
头部房企中,万科亏损扩大至119.5亿元,碧桂园亏损额达190.8亿元。这些曾经的行业标杆面临转型阵痛,高地价项目结算和资产减值成为主要拖累。值得注意的是,TOP100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三点三,显示部分企业已在为下一轮发展蓄力。笔者认为,行业最困难的时期或许尚未过去,但市场出清后,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未来房地产行业将呈现"国进民退"与"强者恒强"并存的格局。
科技赋能国内旅游业正通过多维度创新重塑行业生态,以下是关键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一、沉浸式体验升级VR/AR技术应用山东“三孔”景区布局VR/AR项目,游客可虚拟参与祭孔大典。敦煌莫高窟通过XR技术实现壁画动态展示,游客互动率提升40%。数字藏品与元宇宙泰山发行26款数字藏品(石刻、封禅主题),营收突破300万元。二、智慧服务优化大数据与AI定制基于游客行为分析,AI推荐个性化路线(如北京798艺术区导览)。智能导游系统覆盖2000+景区,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5%。安全与效率提升实时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