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婚礼庆典的装饰打扮中,常剪贴或书写“囍”字。“囍”就是“喜”,为什么将它重叠成一字来表示呢?这个习俗据说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传说,唐朝天宝年间,有个穷书生赴京赶考。一日天色将晚,前不挨村,后不着店,不得不继续赶路。转过山坳,忽见一座华丽府第,知是富贵人家,不敢冒失敲门,只好在门外打转转,等候机会借宿。过了一阵,见一个家人出来挑水,他忙上前施礼,说明情由。那家人见是穷书生,十分同情,马上进屋禀明员外。员外听说是个书生,便吩咐家人邀请书生进府留宿。
老员外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年方十八,知书识礼。她听说来了个书生,想试试书生的学识,便藏在帘内偷看。她见书生虽然布衣草履,倒也气度不凡,就悄悄叫过父亲说,要考考书生。
等书生吃过晚饭,安顿下来,员外就对书生说:“老夫有一对联,只有上联,如能续对便可与小女联姻。上联是:妙龄少女头戴凤,凤站头,头动凤点头。”
书生沉吟好一阵,都不得其对。此时,一阵大风刮来,吹起堂上一幅画,书生不由触景生情,马上答对:“员外大人身穿龙,龙缠身,身摇龙翻身。”对得十分工整,员外心中大喜,便答应把小姐许配给穷书生。
书生来到京师,正好赶上时间应考。这场考试甚是奇怪,发来考卷,竟是白纸,没有题目。只见主考大人身穿龙袍,站在考台上扭动身子几次后离去,全场考生,莫名其妙,均感无法下笔,十有八九交了自[白]卷。只有这穷书生,想起在员外家续对之事,不觉大喜,乃将那付下联的“员外”二字改为“主考”两字抄上,交卷退场。
书生返回员外府中,如此这般叙谈一番,员外和小姐都十分喜欢。书生便回家告诉父母,到员外家去完婚。
完婚那天,中堂上贴着一个大红“喜”字。夫妻正在拜天地之时,忽听门外锣响炮鸣。原来是朝廷差官给状元公报喜来了,并送来一张“喜”报。员外好不高兴,叫人把那“喜”字和婚“喜”并贴在一起,形成双喜临门。
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多“喜”和结婚成双成对,便形成了用双喜的风俗。
资料来源:雪犁主编,《中华民俗源流集成》(婚姻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2025年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预计全年出游人次将突破历史峰值,以下是关键数据与趋势分析:一、2025年旅游人次预测上半年数据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旅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农村旅游市场爆发式增长,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同比增幅达30.6%。暑期及全年展望暑期(7-8月)预计接待游客超25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5%以上。结合上半年增速与政策红利,全年旅游人次有望突破70亿。二、增长驱动因素政策支持多地推出文旅消费券、过境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