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4部门联手推进智能建造 建筑业迎来新质生产力革命
山东省14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智能建造发展,提出20项具体措施,包括打造产业集群、拓展应用场景、推行全流程管理等,旨在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政策将重点支持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设备应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n
山东省近期出台重磅政策,1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建造发展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意见》,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这份文件包含6大方面20项具体举措,全面推动智能建造发展,培育行业新质生产力。
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 实现空间资金双赋能
政策明确提出将智能建造纳入地区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打造数字设计、智能建造设备装备、智能生产等特色集聚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依托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支持集聚区内优质项目,实现"空间集聚+资金倾斜"的双重赋能模式。这种产业政策设计既考虑了空间布局,又提供了资金保障,为智能建造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构建创新联合体 推动技术应用场景落地
在技术创新方面,政策鼓励建筑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智能建造创新联合体,搭建深度协同平台。加大对智能建造领域申报重点实验室、省级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将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情况纳入工程评优、评奖、评价内容,并将相关装备软件纳入首台、首版次重点征集范围,这种激励措施将有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人机协同转型
针对智能建造复合型人才缺口,政策推出"分层分类"支持举措,支持设立专家、技能大师工作站。重点打造"智能设备+产业工人"新模式,在混凝土施工、构件安装等高强度、高重复性、高风险场景优先使用人机协同方式施工,实现从"多人一机"向"一人一机""一人多机"的转变。这种人才战略既注重高端人才培养,又关注一线工人技能提升,体现了政策的全面性。
山东省此次出台的智能建造发展政策系统全面,从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到人才培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建筑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政策保障。随着政策落地实施,山东建筑业有望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n
科技赋能国内旅游业正通过多维度创新重塑行业生态,以下是关键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一、沉浸式体验升级VR/AR技术应用山东“三孔”景区布局VR/AR项目,游客可虚拟参与祭孔大典。敦煌莫高窟通过XR技术实现壁画动态展示,游客互动率提升40%。数字藏品与元宇宙泰山发行26款数字藏品(石刻、封禅主题),营收突破300万元。二、智慧服务优化大数据与AI定制基于游客行为分析,AI推荐个性化路线(如北京798艺术区导览)。智能导游系统覆盖2000+景区,语音识别准确率达95%。安全与效率提升实时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