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俗
  • 苗族婚姻风俗
      苗族古代婚姻曾经历过血缘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等形态。结婚年龄一般在16岁至23岁左右,男性婚龄稍比女性大些。苗族社会严格恪守着一夫一妻制和宗支之内,血族之外的婚制。苗族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男女青年通过“游方”(黔东南)、“坐寨”(广西融水)、“踩月亮”(云南文山、楚雄)、“跳花”(黔中、黔西)、“会姑娘”(湘西)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云南楚雄等地有“姑娘房”制度,以便择配良偶。也有父母包办婚姻的,一般通过亲友撮合,讲门当户对。苗族妇女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特别在黔东南至今仍有保留。有的地区苗族还有“还姑娘”“转房”“妻姊妹婚”等习俗。 苗族送亲队伍来到新郎家的寨口,寨老...
    Time:2025年09月06日 01:35:02  Read:47℃
  • 汉族婚育风俗
    一、汉族婚俗   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彩浓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大致要经过以下八道仪式礼规: (一)看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服侍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相亲的日子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男方要根据女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女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古时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   中国是个“礼义之邦...
    Time:2025年09月05日 23:22:14  Read:66℃
  • 民族风俗概述:结婚仪礼
      在人的一生中结婚的仪礼被看作是大礼,因为从此一个人就要进入建立新家族的重要阶段,属于人生仪礼中“划时期”的仪礼。各民族对这个仪礼都十分重视。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长期发展中产生了许多变异,同时也因地而异。下面分别简述:(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纳采。《仪礼・士昏礼》载:“昏礼下达,纳采用雁”。昏是古婚字。纳采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为什么用雁?古人说是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雁这种候鸟,“木落南期,冰泮北俎”,正是顺乎阴阳往来。后世民间用雁,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
    Time:2025年09月05日 23:12:04  Read:65℃
  • 僜人婚姻制度及风俗
      烧亚(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烧”亚意为媒婆。僜人达让话音译。僜人在民主改革前实行父母包办下的买卖婚姻,子女要绝对服从父母的安排。在通婚之前,青年男女可以自由结交朋友,谈情说爱,即使发生性关系也不会遭到社会的谴责。但是能否与恋人成婚,仍取决于家长的意愿。当男子看中一女青年后,就要请“烧亚”前去说媒,女方家长同意之后,请“烧亚”把女儿的“身价”告诉男方,一般双方不能讨价还价,在“烧亚”的斡旋之下双方达成共识,男方便按议定的“身价”按期送牛娶妻成婚。   请“烧亚”说媒,要送给“烧亚”礼物,不管说成与否,都要送礼品,一般先送2.5~5公斤猪肉,或其它物品,结婚前后按家庭经济情况,有的送一头...
    Time:2025年09月05日 13:56:37  Read:56℃
  • 鄂温克族男嫁女家的风俗是怎样改变的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黑龙江省讷河县居住的鄂温克族人民中,流传着由男嫁女家改变为女嫁男家婚俗的来由故事。(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传说,从前,鄂温克人的婚姻和现在不一样。那时候,不是女人嫁到男人家,而是男人嫁到女人家。一个小伙子嫁给另一部落的姑娘,小伙子部落要陪嫁驯鹿啦、野猪啦,还有许许多多最好的东西。结婚那天,要给小伙子带上两件礼物表示祝福:一件礼物是斧子,另一件礼物是尖刀。给斧子,是让小伙子婚后多砍柴,祝愿他们的日子烟火长久;给尖刀,是让小伙子婚后剥猎物;祝愿他们的日子永远不缺食物,永远快快乐乐。   每年每个部落都要送小伙子出嫁。不知过了多久,渐渐地,小伙们出嫁后,他们的日子也...
    Time:2025年09月04日 12:28:41  Read:85℃
  • 苗族婚姻风俗
      苗族古代婚姻曾经历过血缘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等形态。结婚年龄一般在16岁至23岁左右,男性婚龄稍比女性大些。苗族社会严格恪守着一夫一妻制和宗支之内,血族之外的婚制。苗族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男女青年通过“游方”(黔东南)、“坐寨”(广西融水)、“踩月亮”(云南文山、楚雄)、“跳花”(黔中、黔西)、“会姑娘”(湘西)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云南楚雄等地有“姑娘房”制度,以便择配良偶。也有父母包办婚姻的,一般通过亲友撮合,讲门当户对。苗族妇女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特别在黔东南至今仍有保留。有的地区苗族还有“还姑娘”“转房”“妻姊妹婚”等习俗。 苗族送亲队伍来到新郎家的寨口,寨老...
    Time:2025年09月04日 08:07:16  Read:92℃
  • 汉族婚育风俗
    一、汉族婚俗   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彩浓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大致要经过以下八道仪式礼规: (一)看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服侍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相亲的日子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男方要根据女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女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古时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   中国是个“礼义之邦...
    Time:2025年09月04日 04:26:57  Read:84℃
  • 民族风俗概述:结婚仪礼
      在人的一生中结婚的仪礼被看作是大礼,因为从此一个人就要进入建立新家族的重要阶段,属于人生仪礼中“划时期”的仪礼。各民族对这个仪礼都十分重视。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长期发展中产生了许多变异,同时也因地而异。下面分别简述:(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纳采。《仪礼・士昏礼》载:“昏礼下达,纳采用雁”。昏是古婚字。纳采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为什么用雁?古人说是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雁这种候鸟,“木落南期,冰泮北俎”,正是顺乎阴阳往来。后世民间用雁,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
    Time:2025年09月04日 04:16:46  Read:90℃
  • 僜人婚姻制度及风俗
      烧亚(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烧”亚意为媒婆。僜人达让话音译。僜人在民主改革前实行父母包办下的买卖婚姻,子女要绝对服从父母的安排。在通婚之前,青年男女可以自由结交朋友,谈情说爱,即使发生性关系也不会遭到社会的谴责。但是能否与恋人成婚,仍取决于家长的意愿。当男子看中一女青年后,就要请“烧亚”前去说媒,女方家长同意之后,请“烧亚”把女儿的“身价”告诉男方,一般双方不能讨价还价,在“烧亚”的斡旋之下双方达成共识,男方便按议定的“身价”按期送牛娶妻成婚。   请“烧亚”说媒,要送给“烧亚”礼物,不管说成与否,都要送礼品,一般先送2.5~5公斤猪肉,或其它物品,结婚前后按家庭经济情况,有的送一头...
    Time:2025年09月03日 16:14:59  Read:69℃
关于我们
民贸生活服务网为您整理的分类信息及实用建议,涵盖生活各方面需求:【房产资讯】二手房市场:近期政策利好,首付比例下调至15%,建议关注地铁沿线学区房租房指南:9月开学季租金普遍上涨5-10%,建议提前1个月锁定房源新房动态:智能家居成标配,精装房交付标准升级【美食探店】• 必吃榜单:秋季限定蟹黄汤包上市(推荐老字号王记)• 网红打卡:新开业的星空主题餐厅,人均150元需提前3天预约• 省钱攻略:每周三半价日活动覆盖30+连锁餐厅【社区活动】✓ 9月8日社区文化节(免费参与包粽子比赛)✓ 每周六上午跳蚤市场(二手家具5折起)✓ 中秋晚会节目招募(报名截止9月15日)【婚恋服务】❤ 实名认证相亲会:9月14日七夕专场(需提供学历/房产证明)❤ 线上匹配:推荐知心红娘小程序,AI算法匹配度达85%【智能生活】• 家电换新:以旧换新补贴最高2000元(限9月30日前)• 黑科技:可语音控制的智能窗帘套装(安装仅需2小时)【金融理财】💰 大额存单利率:3年期2.85%(较上月上涨0.1%)💰 黄金投资:金价回调至480元/克,适合分批建仓【旅游推荐】✈ 错峰游:9月三亚机票价格回落40%🚗 周边游:新开通的环湖绿道适合骑行(租车点:社区服务中心)【生活服务】• 家政保洁:开学季大扫除预约已排至9月20日• 维修服务:空调清洗特惠99元(需提前3天预约)【二手市场】📌 急转:9成新婴儿床(原价1800元,现价600元)📌 求购:求购二手钢琴(预算3000元内)实用建议:房产交易前务必查验五证原件相亲时建议选择公共场所首次见面旅游旺季建议购买取消险(可退80%费用)需要更详细的某类信息,欢迎随时告知!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04-2025 Comsenz Inc.Powered
蜀ICP备202515751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