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婚嫁规矩多:这十七件事样样不能少
      与今天自由恋爱不同,早年间婚姻都是父母包办。老北京婚礼的第一步就是:提亲、打听、相看、合婚四件事。   提亲   提亲时男家向女家求亲,是男家委托本家(北京话称族人为“本家”)、亲戚和友人向希望联姻的女家求婚。另外,那时社会上还有种人乐于为人“说媒”,北京人称此种人为“爱喝冬瓜汤的”,这种人不同于“拉纤儿的”,他们一般不取酬金,只受结婚双方赠送礼品而已。这类说媒者不限于女性,也有男性,所以不能说这是“三姑六婆”中的一婆。这些人大多数活动于汉族人家,在旗人家里吃不开。因此那时北京人的婚姻介绍分为两类,一是男方委人向女方求婚,一是媒人为双方拉线。   打听   “打听”用于说亲在北京话里已成专...
    Time:2025年09月06日 01:04:12  Read:0℃
  • 羌族婚姻家庭
      羌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基本上以一夫一妻制,家庭属于个体家庭形式。在传统的羌族婚姻中,母系血缘是重要的联姻集团,舅表亲和姨妈亲优先。羌族是的社会结构是父系社会,但是社会控制上是母系社会,俗话说“天上的雷公,地上的母舅”,因此在婚姻大事中,舅舅的权利较大,要先看舅舅家是否有合适的人选和意愿,若和别家结亲,也得征得舅舅的同意。   调换亲、转房婚和入赘婚在羌族地区都比较常见。其中入赘婚在羌族地区极为普遍,民间有“皇帝无儿招驸马,百姓无儿招女婿”的说法。羌族入赘婚一般有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无子招婚或女大招婚,这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形式。这样即可用为家里添加劳动力,也可以避免家中财产无人继承,同时使得...
    Time:2025年09月06日 00:58:07  Read:0℃
  • 维吾尔族婚俗
      大多数维吾尔族民众都是虔诚的穆斯林,恪守传统的道德礼制,在婚姻制度方面,维吾尔族为一夫一妻制。维吾尔人将婚姻视作人的终身大事,因此在年轻人的婚姻上,长辈们会有较多的干预。传统的维吾尔族婚姻严格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据研究发现,现在在很多维吾尔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这种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新时代的来临和政府良好的教育政策,在当今维吾尔族中产生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他们接受先进思想文化的教育,开始突破传统封建婚姻的桎梏,大胆追求自由恋爱婚姻。目前维吾尔族的自由婚姻恋爱已经蔚然成风,有些甚至突破了礼教和种族的限制,出现了一些跨民族婚姻,如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
    Time:2025年09月06日 00:52:03  Read:0℃
  • 维吾尔族 婚俗
    维吾尔族婚俗   1、选亲   男方家长从亲戚朋友、邻里或从别处为儿子物色姑娘,选中以后,就通过别人告诉儿子,征求儿子的意见;儿子也可自己物色对象,但须经父母同意。   2、接亲   姑娘一经选定,由家长出面拜托亲戚朋友中的两名中年男子到女方提议结亲,经女方家长同意,才可以订亲。   3、送订亲礼   送订亲礼时由男方的母亲带上事先准备好的聘礼,在三四名妇女的陪同下去女方家。女方备餐热情招待。餐中,把带去的礼物一一拿出,当面交给女方,并商定送大礼的日期。   4、送大礼   作为大礼送的衣物、食品及其他东西要比第一次送的多得多。送大礼时,陪同人数和娶亲人数一般由双方商定。男方的父母在亲友及邻...
    Time:2025年09月06日 00:45:57  Read:0℃
  • 纳西族窨酒当喜酒的来历
      丽江纳西族有一种专用喜酒,叫窨酒。这种酒,纳西语叫“日松”(意即纯粹的酒),色如琥珀,香气清淡,味道甘醇。因它在酿造时有藏于地窖密封酝酿、缓缓醇化的过程,故称“窨酒”。窨酒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纳西人民举行订婚、结婚仪式所必备的“礼酒”,即订婚和迎新之日,男方必须携带两瓶窨酒去女家,它是新婚夫妇爱情甜蜜的象征。   这风俗是怎么来的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帝)被吴三桂追逐出昆明,仓惶逃至下关,又遭吴三桂兵尾追袭击,随从人员多被冲散。有个姓杨的侍卫小官,与“随驾”队伍失去联系,只身星夜北走,越走越远,不觉到了鹤庆县地界,接着又进入丽江,最后在一...
    Time:2025年09月06日 00:41:50  Read:0℃
  • 纳西族的婚姻家庭
      一般来讲在“改土归流”以前,纳西族聚居区的礼俗禁忌往往呈现纳西族“原生群体纽带”的作用,而自改土归流以来陆续受汉文化影响,部分汉族礼仪禁忌也被纳西族掌握吸收。在西部方言区的纳西族人当中,一般都是一夫一妻制的核心家庭模式,这种家庭的建立以地缘关系为基础,注重对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血缘婚姻关系的排斥。一般在这样的家庭中祖、父、子三代共居,但是长子没有祖房的继承权,祖房一般留给幼子,长子需再成家之后从核心家庭中分流出去。子女姓氏随父性,女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中占据重要地位,一般男主外而女主内,家庭经济或生产事宜一般由当家主妇负责安排。同一父系宗族称为“崇窝”,意为“一根血骨下生出来的人”,为父系家族...
    Time:2025年09月06日 00:35:42  Read:0℃
  • 科尔沁婚礼
      科尔沁婚礼风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地区。   经过漫长的岁月,科尔沁婚礼积累了丰富的风俗文化内容和极其完备的仪式流程。基本内容有寻媳、提亲、设小型哈达宴、大型哈达宴、聘礼宴等订婚细节;有看吉日确定结婚日期、邀请客人、男方新蒙古包的落成仪式、新娘嫁妆的缝制以及欢送女儿出嫁茶宴等婚礼庆典前的准备环节;有男方送行箭袋和女方的欢迎宴,女方送姑娘和男方欢迎宴等内容的送迎亲程序;还有女儿“回门”等内容的婚后礼节。   科尔沁婚礼形象地展示、反映着蒙古族科尔沁部落的历史进程、社会生活、民间传统以及心灵世界,渗透着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和文化史观的不朽价值。...
    Time:2025年09月06日 00:29:34  Read:0℃
  • 白族婚姻习俗
      白族受汉文化影响很深,既盛行姑舅表或姨表优先婚配,同时严禁同宗同家族通婚,同姓不同宗族可以联姻,与其他民族亦可通婚。   白族青年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白族男女青年虽然可以自由恋爱,但结婚通常都是父母包办,大体上要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程序。在白族婚俗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尊敬父母,追求吉祥幸福,体现和谐美满的思想。   当青年男女相恋,情投意合可以告诉父母,从订婚到结婚,全由父母包办。男女双方间的问题全由媒人从中沟通。媒人不分男女,只要能说会道,有保媒经验就行。白族对媒人非常尊...
    Time:2025年09月06日 00:23:25  Read:0℃
  • 畲族婚嫁习俗
      畲族的婚丧习俗有自己的民族特点,畲族人爱唱山歌,故称“俗不离歌”,不论婚丧嫁娶都要唱山歌。   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通常是以歌传情,对歌成婚,在畲族的婚礼过程中,始终以歌相伴,婚礼主要分为定亲、迎亲、娶亲和做“女婿”几个阶段。畲族婚礼习俗,母舅姑姨都要请将在当年出嫁的姑娘到家“做表姐”,届时村中的男性唱歌好手便以“表弟”的身份与表姐盘歌对唱。而“哭嫁”更是畲族传统的风俗,在姑娘出嫁的前两三天,行将出嫁的女儿都要以歌代言,哭诉与爹娘及亲友的离愁别绪,以示对娘家的留恋。   在畲族的婚嫁习俗中,还有一些特别的传统,如吃“千斤饭”、拜堂时新娘下跪、以及“传袋”仪式等。   有的畲村新娘...
    Time:2025年09月06日 00:17:18  Read:0℃
关于我们
民贸生活服务网为您整理的分类信息及实用建议,涵盖生活各方面需求:【房产资讯】二手房市场:近期政策利好,首付比例下调至15%,建议关注地铁沿线学区房租房指南:9月开学季租金普遍上涨5-10%,建议提前1个月锁定房源新房动态:智能家居成标配,精装房交付标准升级【美食探店】• 必吃榜单:秋季限定蟹黄汤包上市(推荐老字号王记)• 网红打卡:新开业的星空主题餐厅,人均150元需提前3天预约• 省钱攻略:每周三半价日活动覆盖30+连锁餐厅【社区活动】✓ 9月8日社区文化节(免费参与包粽子比赛)✓ 每周六上午跳蚤市场(二手家具5折起)✓ 中秋晚会节目招募(报名截止9月15日)【婚恋服务】❤ 实名认证相亲会:9月14日七夕专场(需提供学历/房产证明)❤ 线上匹配:推荐知心红娘小程序,AI算法匹配度达85%【智能生活】• 家电换新:以旧换新补贴最高2000元(限9月30日前)• 黑科技:可语音控制的智能窗帘套装(安装仅需2小时)【金融理财】💰 大额存单利率:3年期2.85%(较上月上涨0.1%)💰 黄金投资:金价回调至480元/克,适合分批建仓【旅游推荐】✈ 错峰游:9月三亚机票价格回落40%🚗 周边游:新开通的环湖绿道适合骑行(租车点:社区服务中心)【生活服务】• 家政保洁:开学季大扫除预约已排至9月20日• 维修服务:空调清洗特惠99元(需提前3天预约)【二手市场】📌 急转:9成新婴儿床(原价1800元,现价600元)📌 求购:求购二手钢琴(预算3000元内)实用建议:房产交易前务必查验五证原件相亲时建议选择公共场所首次见面旅游旺季建议购买取消险(可退80%费用)需要更详细的某类信息,欢迎随时告知!
扫码关注
Copyright ©2004-2025 Comsenz Inc.Powered
蜀ICP备2025157516号-4